排斥復健?鼓勵中風家人持續復健的5心法|思比語言治療所
中風家人的復健意願很低,怎麼勸都沒用嗎?相信這是不少家屬遇到的難題。到底該怎麼辦呢?
有別於「介入策略」的方式來討論,我們先從「同理」的角度,感受一下中風的家人到底經歷了什麼?
中風對一個人的影響
其實,對於中風後願意並且積極復健的病人,是相當值得敬佩的。因為中風這件事,它所帶來其實是一連串的打擊,包括從一開始的身體功能障礙,各種疼痛、不舒服、失能,也使其在生活環境活動和行動自由方面受限。
接下來,復健的過程更是接二連三的考驗,尤其是一直在經歷「這麼簡單的事,我以前可以,但現在卻做不到」這種挫折。更深層的來看,中風的家人其實是一直在經歷自尊和自我價值感的打擊,然後爬起來,打擊、爬起來…周而復始,而且有可能不知道盡頭在哪裡。由此可知,中風後復建真的需要很強大的心理素質。
因此,如果我們的家人覺得沮喪、失去信心,復健意願很低,甚至是逃避,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。
中風還可能造成的改變
當然,身為照顧者也非常辛苦,因為身為照顧者的家人,無非是希望中風家人更好、恢復健康,才會盡力勸說復健。但事實上,照顧者會覺得勸說復健這件事溝通困難,除了前述影響外,其實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中風常常大腦某些區域受損,可能造成其性格轉變,或者使其想事情沒辦法考慮的太遠。
因此,中風家人可能沒辦法去連結做復健將來的好處是什麼,更多的是只關注於復健當下帶來的不舒服、挫折,所以這也是旁人會很難勸說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最後還要注意的是,中風後的憂鬱其實常常會被忽視,這個部份可參考之前文章:中風後的憂鬱與挫折:正向陪伴的3原則|思比語言治療所。
鼓勵中風家人持續復健的5心法
有了這些同理後,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探討,如何能提高家人的復健意願?
以下提供五個方向:
把偏好加入練習活動中:舉例來說,當進行吞嚥訓練時,倘若該食物質地是語言治療師評估後覺得妥當的,不妨以家人吃喜歡的東西或味道來練習;進行語言治療等相關復健時,也可以運用一些家人過去有興趣的內容來練習。
大目標拆成小目標:這點相當重要!就如同爬樓梯一樣,如果一開始就把目標放太高,家人覺得太難就可能很快地放棄。但如果是一階一階的、按部就班,每完成一個小目標,我們的家人都會看到自己的進步,就會更有動力繼續復健。
讓家人知道現在在練什麼:如同上述的目標,讓他確切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努力,包括復健可以帶來什麼好處。例如「我們現在在練舌頭後面的力量,這樣你吞就會有力氣,就可以吃最喜歡的麵線羹囉!」
參加病友團體或復健團體:病友間相互鼓勵的力量是很大的,看到別人的成功經驗,比任何旁人口頭上的勸說還要有用。
家人的陪伴與關心:光是「進步被家人看到」這件事,就可以帶給中風病人很大的力量,例如可以對他說:「你現在講話越來越清楚了!」,又或者「你現在已經可以吃完半碗稀飯啦!」。
中風復健的路可能很漫長,不管是中風患者本身、還是照顧者都很辛苦。然而,當每一個小進步持續地累積,並且進步被看見,那股復健的動力和信心就會愈來愈茁壯。
有任何問題,歡迎加入【思比語言治療所】,預約語言治療師進一步協助您。
🍀 LINE聯絡我們
🔍️ 追蹤思比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Pspeechclinic
🔔 訂閱思比 Youtube 知識影音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gLUbHhUZqh6lUuMEIsxJdw
圖片來源:Wix, 思比語言治療所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