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口吃常見迷思解答!親友相處心法大公開|思比語言治療所



口吃(或說話結巴),是一個多面向的議題,例如生理、心理、環境氛圍甚至特定情境等,對於當事人來說往往帶來「無法自我控制」的感覺。


關於口吃的治療和策略心法,思比之前已經有討論過,相關文章與影片大家可點此參考


今天,我們想從家人和朋友的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。綜合語言治療的視角,我們希望能夠分享一些觀察到的迷思,因為這些迷思可能會讓人們產生不必要的擔憂,同時,也想分享一些舒適相處的方式,讓我們與有口吃症狀的家人之間更加理解與和諧。


首先,讓我們來看看大眾對口吃者的一些常見迷思。 迷思一:口吃與智力有關?

事實上,有口吃症狀的人在邏輯思考、語言理解和內容傳達能力方面並沒有不足。許多高成就的名人都有口吃,例如美國總統拜登、前蘋果電腦設計長Jony Ive、演員周迅等,他們的成功說明了口吃並不影響個人的才智和能力。

迷思二:口吃者任何時候說話都卡卡?

實際上,口吃者不一定在所有情況下都會有口吃現象。有時候,他們只是在特定的音、情境或狀況下會出現口吃,而在其他時候可能講話很流利。若他們學會了適當的調控方式,他們也能在你察覺不到的情況下表達自如。


迷思三:口吃者好像不知道要講什麼?

事實上,口吃者的腦中非常清楚他們想要表達的想法,只是語速無法配合思維速度,因而產生卡卡的感覺。他們其實內心充滿了豐富的想法,只是無法順利地表達出來。


迷思四:口吃100%來自心理/情緒因素

實際上,口吃雖然常常與心理或情緒有關,但有時也可透過生理方面,像是呼吸調控或肌肉控制等,來緩解突發性的口吃。舉例來說,有些小朋友玩的太開心、或第一次進到陌生的地方緊張,導致肌肉緊繃而開始口吃;此時做一些適當的緩解或轉移,說話卡住的情況便得以獲得改善。


日常生活中與口吃者相處時該留意些什麼呢?


確實,有口吃症狀的人可能會感到有些焦慮,或者有些不自信、缺乏安全感,但他們也並不是那麼脆弱,身旁的人並不需要很刻意的做些什麼。思比建議掌握以下3大原則即可:

1. 保持輕鬆:跟有口吃的人相處時,我們應該放輕鬆,讓他們也能感到輕鬆。根據語言治療的長期經驗,輕鬆的狀態有助於當事人緩解並度過口吃的狀態。

2. 聆聽不接話:當他們遇到口吃的狀況時,我們應該靜靜地聆聽,不要急著幫他們接話,讓他們有時間調整自己的語言。等那段口吃的時間過去後,再繼續對話即可。


3. 專注在內容上:在相處中,重點在於專心聆聽對方想要傳達的內容,而不是太過關注說話的流暢度。這樣的相處方式會讓我們之間更加自然和諧。


總的來說,若我們的家人或朋友是口吃者,在相處上自然的互動就已足夠。專心聆聽對方所要傳達的內容,給予正向的支持,這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支持方式。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解彼此,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溫暖和諧的相處氛圍。




有任何問題,歡迎加入【思比語言治療所】,預約語言治療師進一步協助您。


🍀 LINE聯絡我們



🔔 訂閱思比 Youtube 知識影音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gLUbHhUZqh6lUuMEIsxJdw


圖片來源:Pexels, Wix, 思比語言治療所

Comments


​最新消息
Tag搜尋
分類搜尋
bottom of page